夫妻财产约定的成立需要哪些要件?
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在夫妻关系中,双方通过书面形式或口头协议,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方式的一种协议。夫妻财产约定可以在婚前、婚中或婚后缔结,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定要件,否则将无法成立。
一、法定要件
1. 约定内容的合法性
夫妻财产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,不得违反法律、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。比如,约定离婚后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夫妻共同财产,这是合法的;而约定将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属一方,就是违法的。
2. 约定形式的合法性
夫妻财产约定可以采取书面形式或口头协议的方式进行,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。比如,婚前财产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,并且应当经过公证;而口头协议不适用于婚前财产约定。
3. 双方真实意思表示
夫妻财产约定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,不存在欺诈、胁迫等情形。如果一方被迫或者误解情况下,签署夫妻财产约定,就不能成立。
二、约定的具体内容
夫妻财产约定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,要包括财产的种类、数量、来源、管理方式、分配方式等。如果约定内容过于笼统,或者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,将会给财产的管理和分配带来困难,也会增加夫妻之间的矛盾和纠纷。
三、约定的时机
夫妻财产约定的时机也非常重要。如果是婚前财产约定,应当在婚姻登记之前制定;如果是婚后财产约定,应当在夫妻意见分歧之前确定。因为如果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后再进行约定,可能会受到一方的干扰或者压力,也更容易引起双方之间的争执。
四、约定的法律后果
夫妻财产约定的法律后果也需要考虑清楚。比如,夫妻财产约定的内容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,将会被认定为无效;如果夫妻财产约定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,将会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进行处理。
五、财产的变更
夫妻财产约定所约定的财产,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更,这时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。比如,某一方的财产有了明显的增值或减值,需要重新确定夫妻财产约定的分配比例。
六、约定的终止
夫妻财产约定的终止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夫妻财产约定将会自动终止:一方死亡、一方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、夫妻离婚等。如果约定双方均有终止协议的权利,也需要在协议中明确规定。
精选贷款·正规持牌





